作蚕丝
佚名〔南北朝〕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蚕不应老去啊,日日夜夜都怀着情丝。
何必吝惜这微小的身躯燃尽,缠绵的情意自会有相逢之时。
注释
怀丝:双关语,谐“怀思”。
微躯尽:身死。蚕吐丝后即化为蛹。此借喻为了爱情不惜生命。
缠绵:双关语。以蚕丝的“缠绵”喻爱情的“缠绵”。
赏析
本篇是一位女子一往情深的爱情表白。她以春蚕自喻,以蚕丝比喻情丝。她像春蚕吐丝一样,把日夜萦绕在心上的那一缕绵长的情思编织成一个温柔甜美的小天地。她不惜为此情奉献一切,因为她心中怀着执着的愿望:“缠绵自有时。”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即本于此。
简析
《作蚕丝》是一首五言诗。此诗首句写春蚕本不应该老去,因为其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吐丝,这是它的天性与使命;次句写蚕不分昼夜地吐丝,这是一种无私的付出;三句说它为了吐丝,不惜耗尽自己的生命;末句写春蚕虽然为吐丝耗尽了生命,但它的精神和劳动成果却长久地留存下来,与人们产生了深厚的联系。这首诗形象描写了春蚕吐丝化蛹的过程,既是描写劳动,也是表现爱情的坚贞与无私奉献。
咏画扇诗
鲍子卿〔南北朝〕
细丝本自轻,弱彩何足眄。
直为发红颜,谬成握中扇。
乍奉长门泣,时承柏梁宴。
思妆开已掩,歌容隐而见。
但画双黄鹄,莫画孤飞燕。
入彭蠡湖口
谢灵运〔南北朝〕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
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
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
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灵物郄珍怪,异人秘精魂。
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
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王充求学
《后汉书》〔南北朝〕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